s

新闻公告

sctbc

热点推荐

学校要闻 /sctbc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 在全院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文章来源: 编辑:学院妇联 发布日期:2025-10-14 点击数:

10月13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阐述中国主张,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凝聚团结合作的磅礴力量。全球妇女峰会的举行在我院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妇联主席 邱春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传承者、推动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高校妇联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推动性别平等、促进女性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建议,为高校妇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性别平等理念,积极营造尊重女性、支持女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女大学生和女教职工的关心关爱,关注她们在学业、职业发展、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妇联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妇女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高校力量。

妇联常务副主席 杨婧: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远见卓识提出的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四点建议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妇联干部,我深知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当好倡导者行动派实干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共识与党同心,跟党奋进,以更暖心的服务让每一个“她”共建共享美好生活,以更务实的举措推进性别平等理念与文明校园建设深度融合,团结广大妇女群众为推进职教本科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副主席 陈琪怡: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讲话,作为共青团干部和妇联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强化思想引领,将北京世妇会精神融入主题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弘扬“四自”精神,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二要搭建成长平台,在学术竞赛、社会实践中大胆培养女性骨干,支持她们在科研创新、组织管理中施展才华。三要营造平等环境,宣传优秀女性典型,关注心理健康与权益维护,构建尊重女性、支持女性发展的校园文化。

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 孔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我备受鼓舞。目前,学院女教职工已占到教职工总数的60%,女教职工的全面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作为学院女工委员会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此次峰会为新起点,不断完善校内制度,推动性别平等理念深入人心,将性别平等内化为校园文明共识,助力女教职工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绽放光彩,为学院“升本”和“双高”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 郭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院将把“巾帼建功”“巾帼领航”等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形成妇女带头求上进的积极氛围。把讲话中“推动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积极保障妇女权益”等要点列为必修任务,经管学院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新商科”领域,奋力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打造一批“巾帼金课”,形成妇女带头干的工作氛围,为学院职教本科建设交上一份“巾帼行动方案”。

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刘静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深刻阐述了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促进性别平等的重大意义。在我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力量。学院众多女性师生在艺术设计职教领域展现出的卓越创造力、坚韧毅力和细腻视角,是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努力营造更加平等、包容、支持的发展环境,打破职业偏见,鼓励更多女性在自身领域大胆探索、施展才华。同时,要引导她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通过设计创新服务社会、赋能产业、传播美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新时代职业女性的精彩华章。

智信学院党总支书记助理 黄霜: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的主旨讲话,我心潮澎湃。我从民族地区农村走出,如今是高校女教师,亲历中国妇女事业跨越。旧时农村女性多被认为“嫁人是唯一出路”,重男轻女普遍,舅舅曾反对父亲供我读书,父亲坚持“让女儿有更多选择”,使我成为村里首个本科生。如今身为教育者,我深知女性成长面临性别偏见、资源匮乏,但教育能为女性赋能。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我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民族复兴中助力更多女性打破桎梏、绽放芳华,这是使命,也是对时代的回应。

人文学院青年教师 朱琳:“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让我坚定教育初心,全球妇女事业30年进步振奋人心,但性别数字鸿沟、教育资源不均仍待解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嘱托,在教学中融入性别平等理念,用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帮助女学生树立“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信念。中国妇女“半边天”的成就启示我们,教育是赋能女性的基石。我将立足三尺讲台,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女性贡献力量,让每个女孩都能在教育阳光下绽放光芒。


(一审:杨婧;二审:刘姝言;三审:周婷)